报名方式
“怎么看”题答“怎么办”是亮点吗?
一位考生告诉我,他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同学说,如果面试“怎么看”的题目在说了原因后,重点地谈几点对策,你就为你的回答增加了亮点。竟然有这样的亮点?我问那个考生,这是谁传授给你同学的,他说是名师和考官告诉他同学的。这位考生还谈到,如果“怎么看”的题目不说怎么办,是要减分的,谁不说谁就要吃亏啊!
怎么看’的题型答‘怎么办’是亮点”吗,我看未必。
第一、综合分析题不必答“怎么办”。“怎么看”的题型是综合分析题,结构化面试大纲规定这种题型的考核的目标是考核考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按照考核目标,综合分析题应该着重分析事物的原因、危害性或某一政策措施的必要性,意义等。这样才符合结构化的面试的要求。如果回答“怎么办”,体现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这就就脱离了考核的目标。因此“怎么看”的题型不需单独分条答“怎么办”。
第二、从考官出题的情况看不必答“怎么办”。考官出题,有时候出的题型是怎么看+怎么办。例如面试题:“共享单车在城市迅猛发展,对于践行绿色出行,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助益巨大。但是方便的无桩停放助长了乱停乱放的不文明行为。对于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行为你怎么看?要怎么解决?”这个题目如果按照一些人的说法“怎么看”要答“怎么办”,考官还要再问“怎么解决”吗?显然从考官出题的情况来看,“怎么看”的题型是不要答“怎么办”的。
第三、从考官评分的实际情况来看,“怎么看”的题也不要答“怎么办”。曾经一位考生面试完后发信息给我,他与几个参加保过班的先生为一组面试,面试出来后,保过班的几位先生满怀信心,都认为自己会得高分,因为他们对“怎么看”的题目都回答了“怎么办”。而他对这种题型只做了理性的分析。其分数公布结果保过班的几位先生成绩都不如他。可见,从考官评分的情况来看,“怎么看”的题也不必答“怎么办”。
显然,“怎么看”综合分析题答“怎么办”并非亮点,也许是败笔。因为其答案不是根据大纲和题意答题的,而是想当然回答问题的。换言之,这种答法违反了逻辑思维规律同一律的规定,扩大了答题的范围。只要具备一定逻辑知识的考官是会排斥这种不合题意的答案的。因此回答“怎么看”的题目最好不要单独答“怎么办”。要答“怎么办”,可在最后总结点题后简洁的答一两句,然后升华主题。这样,既不会损害答案的逻辑性,又能合乎逻辑的升华主题。
报名方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