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分享到:

一、转变心态

1、心态决定人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却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却可以改变自己。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无太大的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心态。所以,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他的心态。

2、生气不如争气——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不可能处处是逆境;人生有巅峰也有谷底,不可能处处是谷底。因为顺境或巅峰而趾高气扬,因为逆境或低谷而垂头丧气,都是浅薄的人生。面对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气,那么你注定永远是个弱者。

3、心动更要行动——心动不如行动,虽然行动不一定会成功,但不行动则一定不会成功。生活不会因为你想做什么而给你报酬,也不会因为你知道什么而给你报酬,而是因为你做了些什么才给你报酬。一个人的目标是从梦想开始的,一个人的幸福是从心态上把握的,而一个人的成功则是在行动中实现的。

4、适时放弃才会有收获——不要去强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学会适时的放弃。也许在你殚精竭虑时,你会得到曾经想要得到而又没得到的东西,会在此时有意外的收获。适时放弃是一种智慧。它会让你更加清醒地审视自身内在的潜力和外界的因素,会让你疲惫的身心得到调整,成为一个快乐明智的人。什么也舍不得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加珍贵的东西。适当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机会,学会放弃,才有可能获得。

5、别把挫折当失败——每个人的一生,难免都会遭受挫折和失败。所不同的是失败者总是把挫折当失败,每次都打击他取胜的勇气直至彻底失败;成功者则是从不言败,在一次次的挫折不过是成功还没到而已。无论如何不能失去再战斗的勇气。

二、不打无准备之仗

(一)学习

申论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可能和哲学的关系更为密切。那哲学是什么,哲学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用,不在学,不在总结。所以哲学的思维和经验每个人都有,不过区别在于归纳总结和提炼的能力不同而已。我们准备申论,是一种能力的学习和运用。

1、转变认识——就我自身经验来说,对于大部分转友来说,上辅导班还是有必要的。好处有三点:一是快速掌握要领;二是提高效率;三是有对比的发现不足。首先说掌握要领,对各种题型梳理先总结一遍,头脑里很快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知道如何运用其实我们每个人本身已经具备的哲学的认识来归纳总结提出的问题了。这个进步是快速而明显的。其次就是提高效率,学习需要一个氛围,更需要一个相对朴素的环境。从转业不上班到7月份考试,其实时间是很紧张的,要想做到准备充分就要抓紧时间,保证效率是至关重要的。集体学习可以强迫你提高效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比较发现不足。了解大家的平均水平,对比别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短板,同时发现自己的优势,确立信心,都大有裨益。

2、掌握方法——好的方法就是成功的一半,所谓提纲挈领。申论无非就是几种题型,归纳总结的重点不同而已。“文脉”是好文章的首要之意。人身脉络是人的命脉,文章脉络是文章的生命线。宋代陆游说:“论文有脉络,千古著不诬。”就是说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就能传之千年,永葆生命力。我们平时读文章就是把脉、品脉,写文章则是造脉、设脉。文章脉络大体可分意脉(文章的思想流程:主要是文章各个部分的层次逻辑关系——起承转合)、情脉(文章的情感:情感变化的层次和规律——官样文章也有情感,但要质朴真实)和语脉(文章的语言:一气呵成,所谓行文流水,这个需要多看多读多积累)。

3、贵在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前没有意识到,之后按照老师推荐:新华网、人民网、理论面对面、求是杂志等。把好的句子、段落可以背下来灵活运用。比如说雷锋精神可以扩展到北京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精神家园等更广义的范围里去。

4、培养思维——还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打破原有的固化的思维模式。很多老师是学哲学出身的,对于培养更全面、系统的适合申论的思维方式,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5、克服模式——为什么很多人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却还是考不好呢,关键在于照猫画虎,没有真正消化吸收,像所谓的“万能八条”,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不行了,可一到写的时候还是跳不出这个模式,写成了刻板的“八股文”,自然得不了高分。克服这种模式,关键是要培养提炼出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路。记得当时老师讲作文,就强调一定要根据命题的实际结合自己的认识按照“起承转合”或者并列或者递进的顺序安排文脉,才有可能不落俗套,出奇制胜。

6、加强实战——“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参加培训班我认为最成功的地方之一就是最后一周前的强化模拟练习。首先是找到节奏,其次是调整状态,最后是查漏补缺。考试时间有限,只有三个小时,要在短时间内正常发挥水平甚至超水平,找好考试的节奏至关重要。分配好时间,掌握阅读的速度、时间,把握好每类题需要的时间和效果比。凡事要将性价比,所耗费的时间和能得到的分数效果应该呈反向比率最理想,所以时间的分配运用决定了你考试的效率和效果。其次就是调整状态,这其中最重要是找到自信,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模拟考试的过程中梳理思路,找到答题的感觉,保持好良好的精神状态。最后就是修修补补了,这个过程可以强化自己的自信心。

7、建议:对于模拟实战训练,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可以有一对一的讲评,尤其是作文,因为即使只有一个分数,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分数究竟位于什么水平,究竟是哪里失分,哪里挣分。另外可以有大家互相交流的机会,看看别人优秀的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失败的文章错在哪里,都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的。

(二)关系

1、不要迷信关系——从转业开始,相信所有人最困惑的问题之一就是关系二字了。不能说关系都没有用,但一定不要迷信和依赖关系。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国家部委基本上还是非常公平公正的,统考成绩是至关重要的。有些人会认为成绩只是一个敲门砖,进了面试范围,就是靠面试或者靠关系了。可是如果你的成绩有绝对的优势,那么这个统考成绩是不会被忽略的,试想有哪个单位会只把宝压在短短的十五分钟里呢,一定是综合考虑的。所以还是要强调统考的重要性。中国这个人情社会中,关系的认知伴随着阶级固化而被前所未有的神化了,其实没有那么多“萝卜”,很多“萝卜”也正是由于对自己萝卜的身份太过于依赖或者盲目乐观而跌出面试圈,哑巴吃黄连的。有关系不是万能的,没有关系也皆有可能。Nothing is impossible!不要迷信关系,只要相信自己。

2、不要听信谣言——有很多动机不纯、混淆视听的人,他们的话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干扰你,打乱你的节奏,破坏你正常的心态。所以真的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保持清醒最重要。

(三)运气

1、运气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期待运气并不是听天由命,是做好自己可以掌控的每件事)

2、运气是可遇不可求的(要相信每个人都有适合的位置,都有只属于你的那片天地)

三、选择的智慧(选岗)

选择是一种舍得的智慧,是思想的决策,是生活的必然,是前进的动力,是继续的开始。

1、倾听内心的声音——你所选的岗位决定了后半生奋斗的目标、生活的方式和人生的价值。因此这个问题不能依赖任何人,只有问你自己,看重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可以接受的底线是什么,希望实现的愿望是什么。追求金钱、名利、权利,其实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首先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其次是要有清晰的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最后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圈定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再进行遴选。切勿好高骛远,妄自菲薄。

2、经历和专业很重要——曾经的经历和最擅长的专业素质,是所有单位最看重的。用人单位招收军转干部,是希望你马上就能投入工作,产生绩效,而不是像一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还要培养历练。因此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专长选岗至关重要。忠告:不要期望利用转业这个当口儿就能华丽转行,这不太现实。也许可以转行但一定不会华丽(除非你有超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的例外)。想转行可以等先进了单位再等机会,当下的机会只有一次,不要用它练手下赌注。

3、实地多方考察——不要只在网上查查,看看地图就选了,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有由于没有实地考察,等到面试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单位根本就不会去而浪费了宝贵的名额。

4、选岗不是田忌赛马,不要分什么上中下,其实那都是你的主观臆断。好的单位分数未必高,不好的单位分数未必就不高。这其中有着很大的偶然性,所以选岗的第一选择就是你自己的需要,按需选择一定没错。

四、提炼素质备战面试

1、冷静——保持冷静的头脑。

2、淡定——保持从容的气度。

3、低调——保持谦虚的心态。

4、诚恳——保持真诚的交流。

5、智慧——懂得扬长避短。

建议:针对面试,其实没有必要讲太多礼仪,做很多面试题,基本的情况和题型了解了其实就足够了,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实战的环境,锻炼好心理素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不论结果如何,别人的看法并不能影响我们可能获得的幸福,人生的价值和内心的愉快不是用外在的物质或量化的标准来衡量,而是内心的满足感。不论你做什么工作,拿或高或低的薪水,付出多少辛苦,重要的是或者对事业、或者对家庭,满足了你最看重的需要,最有成就感,足矣。

“我们不能选择结果,只能执着于过程。”——转业于我们每一个曾经的军人来说,都是一段永远难忘的记忆,这其中充满苦涩、煎熬、奋斗和希冀,就好像真的重走一回青春,像一个懵懂的少年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还有这样一个机会!追求但不苛求,希望这份人生的宝贵财富,可以在你我军转岁月的蓦然回首中,从容的写下“纵有撼,终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