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地方单位知多少

分享到:

军转干部很关注自己的去向,却又对地方单位性质知之甚少,不知如何选择。本文旨在对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企业加以介绍,力求让军转干部对选岗择业有清晰的认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

某次符合任职条件的团职干部选岗时,一位女同志面对十几个机关岗位却选择了放弃。问及原因,她的回答很让人哭笑不得:我就是想到市政府工作,可这些岗位都是些局呀、办的,没市政府啊。原来,她生长在军营、工作在军营,根本不清楚市政府正是由这些部门组成的。

地方单位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如果光听名字,莫说是军转干部,就是地方的同志也不知是做什么的。比如说“工经联”,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单位,有什么职能,恐怕没几个人能说出来。因此,了解一些地方单位的情况,对工作安置很有帮助。

哪些岗位是公务员

平时和军转干部谈及对工作安排的想法,许多同志都把目标锁定在党政机关、公务员岗位,但对什么是党政机关、哪些岗位是公务员并不十分清楚。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公

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实际上,党政机关从广义上讲,指的就是纳入公务员管理的部门,这些部门中占用行政编制的人员

就是国家公务员。依据行政层次的不同,党政机关划分为国家、省、地(市)、县(区)和乡(镇)五级。目前纳入公务员制度的有以下几类部门:

一是党委系统。由于各级党委层次不同,设置的机构也不尽一致,一般包括党委办公厅(室)、纪检委、政法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二是政府系统。由于职能复杂,政府

的机构设置最多,包括人社、财政、交通、公安、建设、科教文卫、审计监察等等,目前国务院除办公厅外,有25个组成部门,各省、市与之大体相对应。三是人大、政协和法检两院。四是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人民团体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台联、青联、工商联8个单位;群众团体主要有残联、红十字会、计生协会、工业经济联合会、法学会、贸促会等,这类团体国家和地方差异较大。五是民主党派。包括民革、民盟、民进、民建、九三学社等8个党派。

以上这些部门虽然都被纳入了公务员管理的范畴,但并不是说进了这些部门就一定是公务员。许多单位都有下属单位,只有在这些部门机关工作、占行政编制的才是公务员。比如

某市人社局,除局机关外,其下属的社保局、就业局、医保中心、人才交流中心、考试中心等等,都属于事业单位,有些单位虽然参照公务员管理,但其人员的身份仍为事业编制。

事业单位分类与比较

事业单位是指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大多是行政部门的附属机构,党委、政府的组成部门乃至人大、政协以及工会、共青团等社会团体,都有所属的事业单位。军转干部安置到事业单位,说的也就是这些单位。

事业单位可划分为四类:一是参公单位。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是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其工资福利待遇、管理制度执行《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规定。二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所需的事业经费、人员工资等全部由财政拨款提供。三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指那些非营利性但有一定收入的机构,财政按一定的比例拨款,其他部分自筹。四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指有稳定的经常性收入、可以抵补本单位的经常性支出的非公益性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由固定部分和绩效两块构成,实行工资总额包干,由于其工资的构成要素包含了绩效、职称等,因此其人员的工资水平和公务员相比要高一些。尤其是那些有一定社会管理职能的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福利会更高。

参公单位人员与公务员的待遇完全相同,不同的只是其编制仍为事业编制,而非行政编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经费也由财政全额保障,这部分单位中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将逐步纳入参公管理,纯公益性的如中小学校等,将继续保留。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其工资总额一般高于全拨单位的15—30%,人员的福利待遇也相应高于全拨单位的同级水平。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虽然财政不拨款,但仍属预算内事业单位,目前许多地方实行了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指标挂钩办法,今后这部分单位将逐步推向社会。由于工资收入与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出现自收自支不愿改差拨、差拨不愿改全拨、全拨不愿参公的现象并不鲜见。目前,军转干部安排到事业单位的,大多数进了参公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少部分到了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关于企业的一些情况

企业也是安置军转干部的重要渠道之一。由于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加之市场竞争激烈,因此,许多同志避而远之。实际上,按照现行的军转安置政策,安排到企业的军

转干部,都是些效益较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

国有企业由国家出资兴办,财产属于国家,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产投资所举办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是指在企业的全部资本中,国家资本股本占较高比例,并且由国家实际控制的企业。从其经营的范围来看,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是生产型企业,主要是钢铁、能源、制造、建筑等传统支柱行业的工业企业。二是服务型企业,这部分企业许多是由以前的事业单位改制而来,如国有四大银行、电力、电信、铁路、报业集团、有线网络集团等等。三是科研型企业,是指那些集科研、生产为一体的科研院所,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某某研究所等。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不少企业都在关键领域中占支配地位,或是处于行业垄断位置,由于受惠于国家的特殊政策,这些单位的效益及人员的工资福利都比较好。近些年主动要求到企业工作的军转干部,企业一般安排到管理或者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发展得都很好。特别是那些企业亟需、有专业特长的军转干部,非常受欢迎。一些选择到

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任职的师团职干部,也都很快挑起了大梁。因此,企业单位也应成为我们军转干部的选择之一。